「去齋去學堂」──略說馬祖教育往事

撰寫者: 陳高志

分類: 戰地記事

「去齋去學堂,莫去做郎郎」,是最常聽到的警語。老一輩的鄉親稱學校為「學堂」和「書齋」,後者又簡稱為「齋」。所謂「去齋」、「去學堂」,都是「上學去念書」的意思。「郎郎」是閩東方言很普遍的負面形容詞,意思是「遊手好閒」、「無所事事」。「做郎郎」直白的解釋,就是「做一個到處鬼混的人」。整句語意為:上學唸書要積極,切不可鬼混虛度光陰。 從前的馬祖人生活過得苦,因為有宵禁,漁民必須早出晚歸,所以,只能在近海漁撈而無法發展遠洋漁業。地貌以丘陵地為主的列島,因軍事上的考慮,許多優質土地被畫為軍事要塞或「禁區」。居民謀生不易,經濟發展的腳步停滯。民國45年,「戰地政務」在金、馬地區實驗,這是過渡性質的軍事管理措施。以今視昔,人們的生活是受到限制,但馬祖的「開物成務,立我丕基,」不也是從此開始!尤其是民生經濟的建設,教育藍圖的擘畫,更是讓偏鄉子弟,擁有日後在四海嶄露頭角的能力。 在「文盲」多的年代,稍具學識的人就有「企機關」(當公務員)的機會,這是當時社會的「勝利組」。今天稱國小五、六年級為「高年級」,彼時則稱「高小」,五年級上學期課本稱「高小第一冊」,下學期課本稱「高小第二冊」(餘類推)。民國43年開始,地方政府就有派(保送)小學畢業生到金門、台灣念書的政策。家長逐漸知道,讀書是翻轉家庭經濟的唯一途徑,後來證明事實就是如此。君不見許多前輩鄉親,念師範、進軍校、選水產、讀工科、…等等,政府給了「釣竿」,加上自己的努力,使家境變小康的例子比比皆是。因為孩子是未來希望,所以,每見孩子怠學嬉戲,家長總會以「快活只蜀行,受怪長長長」的話語來警惕年幼無知的孩子們。「蜀行」意指短暫;「受怪」的語意為痛苦、窮苦,整句話的意思是:莫貪圖一時的逍遙快活,否則,將來窮苦的日子可是永無止境的。

讀者共筆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