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業的「春天」

撰寫者: 吳依水

分類: 戰地記事

民國38至70年,是地區屠宰者風光的年代,那時,各島均設菜市場,豬肉攤位最受歡迎,屠宰商利潤可觀,引起各界重視,地方有力人士紛紛加入經營行列,被稱為屠宰業的「春天」。 當時每個家庭普遍飼養毛豬,成為重要副業,豬隻長成後選在春節前出售,有了一筆收入好過年,可是大家都這麼想,造成毛豬供過於求現象,這個時候就要看屠宰業者買不買單了。養豬戶必須找關係或是降價求售,如果獲得屠宰商允諾,毛豬順利出售,全家高興。 再者,早年毛豬沒有經過改良,肥肉多瘦肉少,如何取捨?屠宰商一刀下去,不管肥瘦,購買者都得接受。除此之外,那時候豬肝和高級瘦肉等,一般軍民根本買不到,商人拿來做人情,親友或漂亮小姐才有份,引起人們側目。 時光流轉,社會改變,地區菜市場大幅減少,南竿由過去三家併到介壽市場,離島改成流動攤位,屠宰商也只剩下南竿一家,每天宰殺一隻毛豬都賣不完,不少軍民轉向台灣郵購豬肉,可以送到家,方便又省事。 屠宰商人風光歲月已過,社會現實環境就是如此。

讀者共筆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