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詩如口述:東引的黃魚與黃金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2020)。王詩如【錄音】。連江縣政府109年馬祖文化記憶庫-馬祖學知識創建計畫錄音記錄(8月17日),北竿鄉坂里村;陳治龍(2016)。下將討海:馬祖的傳統漁業。連江縣:連江縣政府。

東引海域恰位在黃魚生殖迴游的路徑上,為馬祖地區主要的黃魚產地,每年清明至端午正值魚汛期。約在1980年代,當時東西莒、南北竿的漁民會集結成隊前往東引捕黃魚,而時任漁會理事的王詩如先生被推派成為帶領船隊之人。 王詩如先生回憶當時約有40多艘漁船共同出發到東引,在當地租屋長居三個月,且往往在下午四、五點時便吃飽飯準備出海,浮沉在海上聽著黃魚呱呱的叫聲辨認魚群的位置。 捕獲黃魚後,會立刻將魚貨以木箱分裝,送至冷凍船上保持新鮮,交給早已談妥的盤商,不會上岸交易,僅有要提供給當地軍隊的「公魚」會送上岸。有時,豐收之日會從晚上捕到天亮,且會有黃魚多到載不完的情形,必須通知基隆碼頭派人來協助。 王詩如先生亦回憶道,當時的東引因為黃魚吸引了許多漁民爭相前往,一住便是兩、三個月,使聚落市街相當繁榮。當中,最印象深刻的是有次內急要到中路旁的公廁,一進去便被裡頭即將滿溢出的「黃金」所震懾,由此便可知當時黃魚為東引帶來的龐大人潮,東引不僅有黃魚,也有「黃金」。
圖片中為東引聚落的中路,左側為東引天后宮,右側則為公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