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莒島捕章魚工具
章魚為莒光鄉潮間帶重要的漁獲之一,本地方言稱之為「塗墨」,按章魚歷來別名甚多,除史籍描述中常見之石拒外,尚有塗婆、塗嘻之稱呼,應為兩種棲地屬性不同之章魚。歷來方志有載,章魚「生海塗中」「仰臥塗內」,塗字即泥土、海邊泥灘地,棲地和石拒的石字有所不同,此「塗」字或許為本地方言「塗墨」之由來,然則目前東西莒兩島徒手捕捉章魚者,通常是在大退潮時分,在最低潮處的石縫中收獲,更接近「石拒」之棲息環境,此處語言之訛變尚不可解。 在東莒島,居民捉章魚的手工具,是長約一米,寬三公分的漂流竹兩支,一支漂流竹前端綁上一米長的尼龍繩,另一支漂流竹前端則會用漆包線綁上大鉤子,捕捉章魚的辦法是用尼龍繩綁住誘餌,等到章魚從水池洞裡被引誘出洞穴時,再用有鉤子的那一端勾住章魚以捕捉。 近年來,亦有居民在泥灘地上搭設小型刺網,或是投擲章魚籠入海,作為誘捕章魚之手段,唯後者已遭官方明令禁止,避免破壞海洋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