熾坪境福德宮補庫
撰寫者: 陳泳翰
馬祖列島有補庫之習俗,意指幫神明添補財庫,使其更有能力護佑境內居民。東莒島大坪(熾坪境)福德宮之補庫,每年舉辦,當天會由「當頭」(亦即台灣所謂的「爐主」)準備牲禮及包、餅、福二付及太平蛋(蛋殼染成紅色,於晚間食福時分送各家戶,象徵一年四季,平安如意)。
參與補庫(半年福)之家戶,則會各自準備祭品:「炊」一付36個,並於廟門口擺設一張椅子當作供桌,上面置放酒3個。另外還需準備「齋」一份72個。
「炊」是福州話,亦即圓形的包子,內餡為糖或無餡皆可,包子外皮會印上紅色的吉祥圖案,亦可用蛋糕、麵包或糕餅等甜食替代,傳統上用白米加白糖是下下策,是因為以前窮人家沒錢訂製「炊」,不得已才用白米替代。
「齋」亦是福州話,類似小饅頭,是宴請孤魂野鬼之用,於祭禮開始前由村內道路用香沿路間隔排成一線到村外,意為邀請下界及好兄弟來參加活動;祭禮開始至約二小時後即可將祭拜好兄弟的供桌撤走,再拿十多個「齋」撒在街上,請好兄弟帶走。
補庫禮成之後,會從各家戶的供品中,抽取一部分到空曠處,提供給小朋友或大人「搶包」。供品會被分次丟向人群,大家一起爭搶,搶到者可以將供品帶回,象徵福氣滿滿,平安喜樂。當天晚上還會有「食福」活動,由該年當頭者,將當天祭拜的貢品煮成豐盛桌菜,提供參與擺瞑及補庫之信眾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