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浦聚落旺俤坑
撰寫者: 陳泳翰
資料來源: 《100年文化資產區域型整合計畫 結案報告書》
楊雅心碩士論文:《馬祖地區地名意涵:一個關於環境識覺的研究》
林金炎:〈田樹樟將軍在馬祖的治軍軼事〉(https://www.matsu.idv.tw/topicdetail.php?f=183&t=138286)

在大浦聚落高處東邊近海處,有一海蝕溝坑洞,舊稱「旺俤(弟)坑」,早期有一名單身漢曹旺俤(弟)先生住在該處旁,經常於此攀爬岩壁下海採集螺貝,遂得其名,後人亦有諧音稱之為「望底坑」。據其鄰居回憶道,曹旺俤先生獨來獨往,幾乎不與鄰居打交道,孩子們還經常被其以棍子趕跑,大浦聚落沒落後,這名單身漢的下落亦不得而知。
旺俤坑的峭壁上長有許多海芙蓉(蘄艾),民間傳說野生的海芙蓉泡酒可治風濕、胃病、關節炎,在田樹樟將軍擔任馬防部指揮官期間,一位諳熟中醫的高登戰士蘇錫泉(廣東籍),將馬祖的海芙蓉採摘寄回台灣,委廣東籍同鄉的中醫師研究,療效公開後聲名大噪,當時台灣一斤可賣至一百多元。由於馬祖守軍駐碉堡多潮濕,許多官兵和居民爭相採擷,將海芙蓉泡製高粱酒私自飲用或販售,據本地居民表示,生長了許多野生海芙蓉的旺俤坑,便曾有士兵在此攀爬絕壁採集海芙蓉時,不幸失足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