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西靖廬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公司
資料來源: 馬祖日報(2010年09月14日)。走過歷史 靖廬轉型!馬祖西靖廬改為移民署宿舍 東靖廬遣返短暫停留。馬祖日報。2020年7月21日取自http://www.matsu-news.gov.tw/news_info.php?CMD=open&UID=115956。

1987年臺灣地區解除戒嚴,中國大陸沿海地區出現偷渡潮,當時中華民國政府以原船遣返方式處理,卻出現數起偷渡客在海上身亡的爭議,於是1990年兩岸紅十字會簽訂金門協議,確定兩岸人民遣返原則;內政部警政署也在新竹、宜蘭與馬祖地區設置「大陸地區人民處理中心」(又稱「靖廬」),收容待遣返的大陸人士。
地方耆老在109年受訪表示,馬祖地區的收容空間最早是在南竿鄉中興嶺的東靖廬,後來因收容人數實在太多,才利用過去四維分校及其空地搭建西靖廬。當時在馬祖地區能夠穿梭在東、西靖廬的民間人士,就屬石仁愛修女最知名,據說她曾在內為孕婦接生、坐月子,不少大陸人士只要看見她來就笑顏綻開,短暫忘卻等待遣返的鬱悶。
據馬祖日報2010年9月14日報導指出,除了中興嶺與四維村,馬港村青輝樓一度也做過收容中心。現馬祖地區僅剩東靖廬尚有收容大陸人士,西靖廬則結束收容業務,現為內政部移民署工作人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