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條目點位僅為代表作落該村/該島,精確位置或因軍事機密、地點佚失等已不可知。
1983年中秋前夕,參謀總長郝伯村巡視防區時,撥款興建福正水庫,於該年度十月初開工,由陸軍莒光......
莒光鄉沒有設立銀行,加上早年莒光鄉的郵局,無法辦理跨行匯款,軍方負責發放部隊薪餉的財務作業組,......
如今五十歲以上的東莒島居民,泰半都有住家與雞舍共存之記憶——雞隻可以下蛋,提供出海作業之男性家......
大坪村第二期的國民住宅,從1974年開始興建,1976年完工,據住戶表示,由於工兵部隊興建時欠......
中華五金行位於東莒島大坪村(熾坪境)第一期國民住宅(又稱上街),成立於1981年,經營者為林家......
東莒漁民會將沿岸所見之礁岩作命名,方便執行近海作業或討沰(討礁,意指於礁岩上採集螺貝類之行為)......
東莒最高山為東犬山,又稱老頭山,古時曾建煙燉瞭望。在今日懷古亭西側有一向海突出之岬角,稱為老頭......
東莒靶場位於福正聚落與大坪聚落(熾坪境)之間,為實彈射擊靶場。該地區原為一片沙地,早年可供運輸......
在大坪聚落與福正聚落之間,曾經有一片連綿的沙地橫亙,現在原處上方仍有國軍的靶場及五百障礙場。早......
人口外流後,大浦聚落長年無人居住,2009年由連江縣文化局(今為文化處)社造中心啟動之藝術轉場......
福正村是「福裡」、「澳正」之總稱,福裡舊稱「滬里」,澳正舊稱「澳井」。滬裡之名,據本地耆老鄭城......
1949年,一支閩海一帶效忠國軍的地下游擊隊轉進至馬祖,坊間稱之為東海部隊,該部隊以西莒島為主......
戰地政務時期,馬祖各島每隔一百公尺設置一海防據點,以交叉火網相互掩護,以正北方為01據點,順時......
在大浦聚落高處東邊近海處,有一海蝕溝坑洞,舊稱「旺俤(弟)坑」,早期有一名單身漢曹旺俤(弟)先......
早年馬祖列島所捕撈之漁獲,尚有機會趕鮮銷往中國大陸沿海等地,1949年兩岸分治之後,銷售市場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