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條目點位僅為代表作落該村/該島,精確位置或因軍事機密、地點佚失等已不可知。
在大浦聚落形成之初便有的這口井,起初只是一口簡易的天然井,後來在東海部隊進駐後,協助居民改建成......
早年國軍駐防馬祖,水電建設不足,官兵無處洗澡,遂有民間興建澡堂、浴室營利的契機。 ......
在1973年中正堂啟用之前,位於今天大坪村郵局旁的戲台「中正台」,是島上軍民觀賞電影或勞軍演出......
1973年3月14日,耗資一百萬元,由平實部隊五〇五工兵營第二連協建的東莒中正堂開幕,補上了四......
馬祖各村境的擺暝酬神活動,各有酬謝的對象,其中禮敬臨水夫人陳靖姑的祭典,又另外稱之為「擺嬭」。......
根據楊雅心碩士論文《馬祖地區地名的意涵—-一個關於環境識覺的研究》中歸納:「東莒南方約175公......
莒光地區擺暝時,若有信眾意欲對神明表達額外虔誠的心意或是謝意(通常是還願),會在神轎隊伍巡境或......
馬祖的陣頭與台灣有許多不同之處,在遶境出行前後,神轎駕前有馬奴將軍,是神明的馬伕,當神轎「起駕......
馬祖列島中,莒光鄉以盛產章魚著稱,雖然四鄉五島均能捕獲章魚,但唯有東莒家戶將章魚腦視為珍饈,會......
對早年以捕魚為業的東莒居民來說,呼應月相盈虧週期的農曆,是攸關生計與生命的重要指引。潮汐與鋒面......
在還沒有氣象及潮汐預報時,東莒漁民出海討生活,靠的是將過往經驗,以口訣形式口耳相傳下來,將本地......
福正聚落附近,今國軍五百公尺障礙場處,曾經是一篇廣大的沙丘,現在已經漸漸長滿植被,沙丘景象不復......
十字花科的薺菜,有只只花、扇子草、菱角菜等別名,是東莒島乃至馬祖列島地區,民間傳統烹煮涼茶的常......
在國軍大量造林之前,東莒島上最常見也最重要的植被,就是五節芒了。五節芒和台灣北部常見、於秋天開......
花蛤殼厚肉多,滋味鮮美,而東莒的潮間帶過去盛產花蛤(主要在礫石與沙灘的交界處),因此與豆腐、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