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部尚書公府廟宇史略─北竿塘岐境水部尚書公府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分類: 文物

本碑文為水部尚書公府廟宇史略,現存於連江縣北竿塘岐村的水部尚書公府內,以紀念先人因品德高尚,救助民眾,最終成神之事蹟,碑記由計畫團隊加註標點符號,全文如下: 尚書公,初名子龍,字德剛,別號如心,福建省莆田東門外玉湖村人,生於南宋,理宗紹定五年二月七日,至今七七一年。為丞相魏國公俊卿重孫,幼聰穎,苦學不厭,未及弱冠之年,以工賦律而馳名邵庠,能文章負氣節而著稱,與文天祥同為忠肝義膽之士。咸淳四年中狀元,度宗御筆改為文龍字賁。歷官宣義郎鎮東節判官,崇政殿說書,秘書省校書郎,監察御史。南宋後期在宰相賈似道弄權誤國,民怨載道,尚書彈劾未果,被黜出知撫州。時北方蒙古族日盛,不斷南侵,咸淳十年,度宗晏駕,皇子嘉國公顯即位,太后聽政,改德祐元年。元軍直逼首都臨安,主幼國危北行,似道弃逃遭罷黜,延紳無依,始悟陳文龍之言,即急召入京為左司諫殿中侍御史,是冬拜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文天祥等眾臣議擁戴皇兄益王於八閩,宣太后手詔,即位福州,改德祐二年為景炎元年,命陳文龍為閩廣宣撫使,闢興化軍、大元軍入廣建,福泉兩州皆降,同郡方應發勸降被斬之,幷制『生為宋臣,死為宋鬼』兩大旗植軍門,發民兵千人,血性誓天,軍士感奮力倍,元軍來攻不克,使姻家持書招降,焚其書,斬其使,叛將林華偵導元兵城下,通判曹澄孫開門降擒文龍與家人至福州董文炳營中,欲降之,不屈,指腹曰:『此節義文章也,可相迫耶!』元帥唆都且以母老子幼感動之,文龍響亮曰:『我家世受國恩,萬萬無降之理。』乃械送杭州,居太學中,即拒不食,過河沙,寄次子仲別訣,別云:『一門百指淪胥盡,惟有丹衷天地知。』景炎二年四月二十五日,拜謁岳武穆廟,熏爐自訴,一慟饑絕,母亦隨也!終年四十六歲。元世祖贈太師「謚」忠肅公,賜葬西湖葛嶺山麓,智果寺旁,次日滿山皆生刺竹成林,人不能踐。民驚見其顯靈,眾為忠義所感遂奉為神,敬香膜拜,凡災病吉凶禱之必應,至為靈驗,經明太祖令全國建城隍廟,封陳忠肅公為福州城隍主神。正德三年,就墓前建祠曰:『昭忠』。天啟三年,杭州太守李燁然請修祠葺墓,額題:『節義文章』,幷立一祠,別其母題:『母子全忠』四字。陳氏家族一門世敦忠義,懸日月照丹心,由始祖仁公起至第八世文龍公,均授贈太師國公,而第四世祖俊卿正獻公與第八世文龍忠肅公位居當朝一品丞相史有『一門二臣相;九代八太師』之贊頌,以彰世美。自明洪武五年至清光緒,福州人十分景仰陳忠肅公,高風亮節,先後建有陽岐、萬壽、新亭、龍潭、竹林等五座尚書公廟。均集於南臺沿江地區,為水上庇護神,得閩江兩岸居民崇拜和景仰,香火鼎盛。陽岐乃尚書公祖廟,其四處為分爐,兩朝數百年間,與琉球形成蕃屬關係,庇佑琉球居民,祖殿三次敕封水布尚書公,加封鎮海王。清道光年間,雲貴總督林則徐赴福州前夕,抵萬壽尚書公廟祭祀,題刻石聯,文曰:『節鎮守鄉邦,縱景炎殘局難支,一代忠貞垂史傳;英靈昭海澨與信國隆名幷峙,十州清晏仗神庥。』福州狀元林鴻年,福建第一位船政大臣沈葆偵,均手書石柱聯頌揚忠義。本鄉僻屬海島,居民以海為田,民國三十年間,居馬祖北竿塘岐漁民蕭信金妻周氏,人稱吓金嫂,赴大陸福州市臺江區塢尾萬壽尚書公廟,祈求平安,漁獲豐收,極為靈驗,幷求分爐至岐坪,現今名小塘岐家中供鄉親敬香膜拜,民國五十二年移駕塘岐大同一村,始成立社友,於民國六十五年籌資建廟祭祀。因原廟宇位於山隅,年久失修,為感念尚書公庇佑之德澤,光大神威,於民國八十一年,本社友有心人士倡議重建廟宇,擇本境,配合北竿機場飛航,便於來往旅客崇仰敬香膜拜,蒙社友及各界十方大德慷慨樂捐,信徒自發捐獻土地。由社友駿富營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禮君親自負責藍圖設計,精心擘劃,工程監造。幷承蒙北高指揮官王將軍宗智及部屬官兵全力支援協建。歷時年餘,得於民國八十二年(歲次甲戌年)十二月底順利完竣啟用,供信徒香客膜拜。民國九十一年響應政府將廟宇改建閩東建築之特色,蒙連江縣政府補助新臺幣參佰壹拾柒萬柒仟壹佰伍拾元,幷配合地區發展觀光,又蒙交通部觀光局馬祖國家風景管理處廖處長源隆協助整理門面及周邊美化等工程。兩次共計耗資新臺幣貳仟餘萬元,現廟煥然一新,香烟繚繞,為眾信徒精神之寄託本會咸感人神之德澤,敬述史略與重整建始末,謹勤石為記世代永傳,綿延千秋,以垂萬世,永誌弗諼。 水部尚書公府廟宇管理委員會 謹立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歲次癸未年)十二月吉旦

讀者共筆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