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 /
文化記憶庫

我們蒐集與分享馬祖各種記憶與在地知識

期待有更多人能一起參與!

icon 我要投稿

記憶馬祖

精選照片

我要投稿

馬祖記憶庫平台歡迎鄉親以可公開使用的影像為主題,和我們分享對您家族、個人具有特殊意義的故事。投稿後,將有專人聯繫您,確定影像與文章內容無誤後,將刊登在馬祖記憶庫平台上。
您的故事將有助於馬祖記憶庫累積馬祖人的集體歷史,讓下一代更認識馬祖這塊土地。

icon 我要投稿

精選文章

戰地景觀

東引- 安東坑道

安東坑道位於東引指揮部旁,1972 年興建完成。在馬祖列島目前所開放的坑道中,最具可看性。鑿穿二重山,坑道全長達300 公尺的巨大戰備坑道,以約30 度的陡降坡,直通海邊。坑道目前已無軍隊駐防,其中各式軍事設施齊全,舉凡中山室、彈藥房、寢室、廁所等皆具備,連養豬的豬圈都有,可以想見早年國軍耗費多少心力,興建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設施。
安東坑道共有8 個對外洞口,這些昔日的對外火砲射口,如今成為本鄉最佳的「賞鷗」景點。每年春夏之交,黑尾鷗會南下過冬,翩然飛抵東引,從安東坑道口向外望出,海岸線的峭壁上,可見牠們築巢育雛的畫面。在全國的賞鳥景點中,安東坑道的地理位置、賞鳥條件極佳,若要近距離欣賞黑尾鷗的姿態或生活面貌,這裡是愛鳥人士絕不可錯過的一個地點,也是體驗自然生態的最佳場所。(摘自2021年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持之《馬祖戰地文化景觀保存維護發展策略及推動計畫》)。

戰地景觀

東引- 戰鬥獅子村

獅子村位在燕秀澳上方,全名「戰鬥獅子村」,約七八戶民眾居住。1971 年4月,中、菲、日、港、星等亞洲五個地區華僑獅子會贈送新臺幣2 萬8千元,協助國軍在東引興建「戰鬥獅子村」。同年12月,防區部隊完成「戰鬥獅子村」國宅工程,次年3月剪綵。(摘自2021年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持之《馬祖戰地文化景觀保存維護發展策略及推動計畫》)。

戰地景觀

東引- 東引特約茶室怡春院

特約茶室俗稱「八三么」,又稱「軍中樂園」、「軍樂園」,是國軍基於官兵的人性需求,在軍中設置的合法妓院,曾經存在金馬外島將近40 年。「八三么」稱呼的由來,一說是早期特約茶室的電話號碼;一說是軍中通信單位使用的中文電報明碼,女性生殖器官「屄」的電碼是8311;於是831便被流傳成為特約茶室的暗語。
東引鄉特約茶室為1957 年曹維漢將軍駐節期間,在防區官兵要求下,始租用南澳一棟民宅(現今九棟國宅附近),設置特約茶室,爾後搬遷至現今酒廠位置,後由於酒廠擴建,再遷址到獅子村上方山腰。軍中樂園早年都由東引指揮部直接督導與經營,民國70 年代,由於招攬侍應生不易,始移轉民營,但軍方仍派員負責管理工作。王易謙任指揮官任內,曾進行內部整修,增設套房、卡拉OK 等設備,更名為「怡春院」。東引特約茶室鼎盛時期侍應生曾多達2、30 人,並曾在西引東澳上方一棟平房設有分部,後因侍應生不足,改為1 週1 次,或不定期赴西引輪流「出差」。特約茶室的侍應生全部來自臺灣,多數自願赴外島就業,少數是被取締的流鶯、私娼,或該侍應生家中負債,由軍中先行墊付債務,前來服務抵債。特約茶室營業期間,為維護官兵健康,依規定侍應生每週莒光日(星期四)都須前往野戰醫院,接受例行的陰道抹片檢查,若罹患性病則依規定「停票」,俟康復後才能接客。
特約茶室區分軍官與士兵兩部,收費標準不同,除軍中官兵外,後期亦接受民眾購票。特約茶室大門常年懸掛一幅對聯:「大丈夫效命疆場,小女子獻身報國」,正是它存在的最佳寫照。
1990 年間,由於立法委員陳水扁發現婦女被「輔導」到外島軍中樂園就業,認為違反婦女人權,經向國防部提出緊急質詢,軍方順應時代潮流,東引「怡春院」也在1992 年結束營業。後改為戰備阻材庫房使用。(摘自2021年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持之《馬祖戰地文化景觀保存維護發展策略及推動計畫》)。

戰地景觀

東引- 東引鄉海水淡化廠

東引海水淡化廠(後稱海淡廠)於2002 年開始供水。該廠由榮民工程公司承造,2002 年底已經開始產水支援自來水廠供水的海淡廠,可有效解決東引軍民用水不足的問題。
東引海淡廠初始每日產能500 噸海水淡化設備,還預留另一套產能每日400 噸設備空間以利機組擴增。海淡廠視海水溫度每日供水3~400 餘噸的淡化水到水廠配水池,淨水廠每日的水處理量則縮減到100 餘噸,有效緩解水庫蓄水量的急速下降。2017 年統計該年造水192,300㎡,每日約530 公噸。(摘自2021年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持之《馬祖戰地文化景觀保存維護發展策略及推動計畫》)。

戰地景觀

東引- 東引酒廠

東引酒廠原址位於文康中心下方一棟平房,創立初期,從軍中徵調製酒師傅,遵循古法釀製,但由於設備簡陋,產量有限。後歷經數次擴廠,尤以1979 年謝久任指揮官時,斥資1,200 萬元進行大規模擴廠,興建乾醪及濕醪廠房各1 座,佔地1,000 平方公尺;同時更新設備,至1980 年7 月29 日竣工,粗具現代化酒廠規模。東引酒廠員工早年均徵調軍中士兵,直至1984 年,王易謙任指揮官時,開始大量進用地區民眾,提供居民就業機會。
東引位於北緯26 度,與中國三大名酒貴州茅台、四川瀘州老窖和五糧液相同緯度(北緯26、27 度),不論是溫濕度、微生物(幫助發酵的益菌),以及富含麥飯石的花崗岩地質所流出的優質山泉水,都是釀造好酒不可或缺的條件,因而有「東湧陳高勝賽茅台」之美譽。東引酒廠除高粱系列酒類外,藥酒也曾是東引酒廠生產的大宗酒品,藥酒配方皆係東引指揮部前政戰部主任李挽之先祖父職清廷御醫時所得,精選高貴藥材加入高粱酒泡製。但後來由於中央政府修訂法令,大幅提高藥酒檢驗標準,東引酒廠遂不再生產藥酒。
1992 年因金馬地區解除戰地政務,東引指揮部將東引酒廠移交連江縣政府,隸屬馬祖酒廠,同時更名為「馬祖酒廠東引分廠」。後配合馬祖酒廠公司化,改稱「馬祖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東引廠」。(摘自2021年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持之《馬祖戰地文化景觀保存維護發展策略及推動計畫》)。

戰地景觀

東引- 志清北營區(東引物資供銷站)

戰地政務時期,曾作為物資供應站。東引鄉誌的「第四章 商業」中,提及「東引供銷站」指出:東引物資供應單位,歷史悠久。1957 年初,東引軍政經費拮据,指揮官曹維漢乃商請鄉長黃星華,向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指揮官華心權爭取國防部貸款,按兩地軍民人口比例,撥付27 萬餘元,成立「東引物資供應委員會」,由曹維漢出任主任委員,黃星華為副主任委員,以鄉公所做為營運處所,並訂定軍政盈餘分配比例為七比一。
1959 年5 月,鄉長異動,旋即改組為「東引物資供應處」,全部業務由軍中接管,盈餘分配也告終止。(摘自2021年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持之《馬祖戰地文化景觀保存維護發展策略及推動計畫》)。

國家文化記憶庫

國家文化記憶庫

國家文化記憶庫是一個走入日常生活,尋找臺灣故事及原生文化的行動,讓我們一起挖掘地方,收集充滿溫度的故事,展示多采多姿的臺灣印象。

馬祖好神

馬祖好神

昔日討海維生的馬祖人習於向神明尋求慰藉,人與神具有緊密關係,寺廟密度極高,對於傳統習俗、信仰與節慶文化的保存與傳承也不遺餘力,因此以馬祖的民間信仰文化為主題,介紹閩東信仰及主要信仰神祇。

馬祖好食

馬祖好食

馬祖的飲食文化與先民的移入有很深的關聯,馬祖先民多來自福建的連江與長樂,地域上慣稱閩東,因為臨海、多以捕魚為生,因此食材以海鮮為主,飲食習慣與風俗多傳承自原鄉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