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輿的主體為小形輦轎,靠背上插有四至六枝的令旗,大多數的神輿以五枝為主,符合廟中所設的神龕數;靠背所延伸出部分是書寫圖文以示信徒的「神來之筆」;轎的兩側為貫通的兩條主轎桿,前後各以麻花式繩結聯結各一條副轎桿,形成兩內兩外四人肩扛的運動。
據說在蕭王爺的信仰普及之初,是用擲筊方式,然居民多感不踏實,乃請示蕭王爺是否可找乩童,降駕代言,王爺表示不可,因王爺降駕必刀斧加身,人必不能受,後經研議,用竹製小靠背椅,兩側綁兩長竹竿,再兩隻小竹竿用繩絞緊,四人似抬轎狀。由於竹轎輕而不牢固,每次有請神問事,必損壞一張,長期下來,竹椅毀損數量驚人。
1941年,袁忠善(即後來的袁書記)仿竹椅用木材設計出第一張木製神轎,可惜已不復存在。現存最早之神轎是那之後,由鄉民王恆炳,加以改進製作出一檯木製神轎,現存於臺灣桃園蕭王府臺灣分堂之王吓顯先生處。而北竿島上現有之鑾駕均由此衍生而出,逐漸發展出各村落特有的「扛乩文化」。北竿輦轎無論在色彩或造型上,都較臺灣顯得更加鮮豔華麗,組合拆收也更為容易。一座神輿可以多神共用。有些具有兩座神輿的廟宇,有主轎、副轎之分,日常求神問卜所抬的是主轎,元宵擺暝遶境則常用副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