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戒嚴時代,「壁報」是非常重要的文宣工具。因為事關思想教育,學校老師無不嚴肅面對之。打從製作構思開始,班導師就盯著主辦人耳提面命,深怕出問題,被不知輕重的學生給「出賣」了。那是肅殺年代,稍不注意後果會不堪設想的。所以,正式製作時,都是先打好格子,用鉛筆寫上文章內容,經國文老師審閱過,然後再以毛筆書寫,一定要做到萬無一失才行。
從前的日曆,在國定假日(民俗節日除外)當天,版面必定是用紅字印刷,而且寫上「今天應懸掛國旗」。這一天報紙會出慶祝或紀念〈特刊〉,各級學校也會製作壁報,張貼在校區醒目處。每逢和國父、蔣公有關的節日壁報,謹慎的老師會要求刊頭須「出框」,文章內容要注意空一格「抬頭」以示敬重。
民國52年,中心國校的華誕壁報是由兩位軍官協助製作的,他們可能是出自藝術院校的。兩位軍官,一人為蔣公畫玉照當刊頭,另一人順便替朱超校長畫頭像素描。朱校長特喜歡這張素描畫像,裝框後一直立在辦公桌旁。10月31日晚上,梅石電影院有「華誕晚會」演出,我和另外9位女生,表演由鍾芸蘭老師指導的〈高棉宮殿舞〉,全校幾乎在唱「空城計」。就在此時,學校發生大事了。有人趁月黑風高、四下無人時,把手繪的蔣公玉照用刀片割下竊走。經過報案程序,一連幾天都有憲、警等情治人員進出辦公室。結果如何,老師們也都諱莫如深。
唸高中時,我負責做某節日的壁報。求好心切,用中華民國地圖做圖案,並且以紅色線條做輪廓。壁報完工前夕,被國文老師發現,老師說:「這代表承認大陸是赤色中國;台灣有紅色邊,表示被血洗…。」年少的我們哪裡懂這麼多!最後,製作群決定移除,因為「雞蛋裡挑骨頭」,有時是令人百口莫辯的。這種動輒得咎的時代,絕非今天年輕朋友所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