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馬祖全區指示牌暨導覽解說牌系統規劃設計施作工程:基地調查分析與初步規畫構想定案報告書》,東莒附近海域早先盛產黃魚、鯧魚與帶魚,大浦是島上僅次於福正的第二大傳統漁村,澳口面南,為一個天然港灣,景色秀麗。聚落的「對面山」(又稱樓仔頂)正好可以阻擋冬季北風入侵,故島上的居民,常依經驗法則順應季風變化改變漁作澳口,因而有「夏福正,冬大浦」的居住慣例。作家林保寶曾訪問東莒,2000年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研究調查《牆上烽火》一書,書中訪談村民曹杏弟先生的回憶,他談到昔日的大浦,是一座人丁興旺的大漁村,鼎盛時期,民家就有五十餘戶,居民兩百餘人,港內停泊數十艘大小漁船,但後來由於漁業蕭條,1970年代至1980年代人口大量外流至台灣或者鄰近的大坪村,昔日的榮景已成追憶。近年來,大浦已公告為聚落保存區,在政府補助下,陸續修復古厝,經營民宿,朝向觀光遊憩發展,也有舊村民因此開始返鄉定居,期能重現昔日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