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是連江縣仁愛國民學校津沙分校校門,攝於民國55年(1966)。年輕時的曾淼祥老師,背著雙手,神采昂揚,立於校門旁,顯得自信滿滿。門柱比人高出許多,以木頭厚板雕刻「津沙分校」四字,斗大的字體雄渾有力。
那時的校門,樣式簡單、線條剛直,水泥柱抹上水洗石子,正面刻塑條柱裝飾,沒有厚重的門楣,莊嚴而有氣勢,頗符合戰地的嚴峻氣氛。同時期完成的大坪國民學校,東引國校、仁愛國校,大都採此設計。
此外如防空洞入口對聯、芹壁村石牆、路標,以及一些營區、政府機關的精神堡壘,也多有水泥雕刻的標語,字體同樣勁拔挺秀。馬祖許多人能寫一手好字,不知是否與彼時遍地建置的精神標語有關?
曾老師時任津沙分校主任,曾於民國55年榮譍模範教師獎勵,在馬祖期間曾擔任清疇國小、仁愛國小、大坪國小等校校長,作育英才無數。
民國100年津沙國小51年班同學會,曾邀請家住嘉義的曾淼祥老師於桃園大湳歡聚,師生共憶當年,時光倒轉,又回到50年前艱難卻歡樂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