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2008年出版的《暨情馬祖──國立暨南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暑期田野工作報告》,過去山隴村(現介壽村)週邊的山上都沒有樹木,當雨季來臨時,山上的土壤流失是常見之景象。沒有樹木的那段日子,也是水最多的日子,當時,山隴的雨季是沒有樹木阻擋的,水直接順著山的走向流到低窪的地方,而這些水便成了民生用水─井水的來源之一。雨水同時也讓農地的灌溉用水不虞匿乏,使得這片土地上的作物,有了另一番新風貌。大約在1958年之前,周圍都是稀疏草皮覆蓋的貧瘠山坡時,山隴曾有種植水稻和水筍,那時收成的水筍都是賣給阿兵哥,民眾家裡幾乎很少吃到,利潤其實沒有很高。然而種植水稻與茭白筍的光景,在1961年連江縣政府正式提出「護林獎懲辦法」,其所屬各機關學校必須遵照計畫實施後,順坡流水而下的日子漸漸地劃下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