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馬祖的清明節有「硩紙」習俗,「硩」(ㄉㄚˋ/ta53)是馬祖話的俗體字,字義為「壓也。」臺灣人說的「掃墓」是國語詞彙,馬祖人的口語無此語彙,因此,老一輩的馬祖鄉親都稱掃墓為「硩紙」(ㄉㄚˋ-ㄗㄟ+/ta53-tsei31)。「壓紙」通常選在清晨時分,備妥牲饌、祭品、黃金紙、紙箔等物,赴先人墳墓,將黃金紙覆蓋墓上,上覆土石,稱為「壓紙」,又稱「掛紙」,繼而燃燒紙箔祭拜後,再整理墓地。
早年清明節若要設宴祭祖,在自宅或墳前祭奠皆可(二選一)。1970年代,許多馬祖人遷居至台,但對祖先牌位不在馬祖者,清明這天一定要回到墳墓前祭奠。祭儀結束,就地享用祭品。回家後,宗親對外分送包子,意在展現瓜瓞綿綿,五世其昌的事實。
傳統的華人相信祖墳和風水有關,而風水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家族的興衰。所以除非萬不得已,否則都會不遠千里的回鄉「硩紙」。傳統上,「硩紙」無法委託外人代辦,再好的朋友也不會願意為你出力。而在重男輕女的早期,出嫁的女兒如同外人,依例是不能為娘家祖墳「硩紙」的(媳婦則可以),以免將原生家庭好的風水帶走。
此圖為陳高志先生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