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遊藝─藤牌陣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分類: 歌謠

依據2008年連江縣政府委託雲台文化協會執行《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之成果報告,「藤牌陣」,又稱「藤牌操」、「藤牌舞」,為兩軍對壘時,兩人出陣對舞擊刺等的模擬陣形。始創於明朝名將戚繼光,在平潭海壇島上將古代「舞蠻牌」及民間「盾牌舞」融合成「藤牌操」,訓練士卒以剿逐倭寇。清初駐紮在海壇島的鄭成功以「藤牌操」訓練軍隊,作為單兵或軍陣的攻防格鬥戰術,到清中葉,海擅人詹殿擢在水陸總兵任內大力推展,讓「平潭藤牌操」成為精湛繁複的技藝,流傳於民間,現流行於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藤牌操的演員服裝分陸、海兩軍,陸軍著紅色裝,海軍著藍色裝。主要動作有鴛鴦步(又名鷹爪走、鴨仔步)、牛踏稻、鳥仔跳、觀音坐蓮、彌陀袒肚、太公獨釣、魁星踢斗、關帝捋須、鬼仔頂鼎、鬼仔挑擔、老鷹落地、黃猴擔水、虎子穿腰、獅子含劍等。伴奏曲牌有《將軍令》、《得勝令》、《泣顏回》等。道具除了虎頭圖案的圓形藤製盾牌外,還有長、短兩類兵器。 連江縣文化局為了將流傳於福州沿海的民俗舞蹈,成為馬祖民俗文化的一部份,特別派人到福州學習「藤牌舞」,圖為連江縣介壽村社區婦女於2007年10月18日「媽祖昇天祭」活動上演出。

讀者共筆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