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顏復失色
撰寫者: 陳高志
資料來源: 陳高志(2008)。馬祖俗諺析論(壹)(頁122-123)。連江縣:連江縣政府。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無顏復失色」,意指製成的成品一點都不出色,可引申用來嘲諷「醜人多作怪」或是在展示作品時以此句話表示謙讓,例如廚師可以在端上菜餚時說此諺語,請大家包涵這道色香味不俱全的菜餚。
「顏色」在今日解釋為五顏六色的總稱,而在古文獻裡,顏色原意是臉部表情,如《說文.頁部》中提到:「顏、眉之間也」與「色、顏氣也」,兩字合一則為「眉目間的表情」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