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壁聚落的形成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分類: 北竿

本文由連江縣政府委託案件《連江縣縣定古蹟「芹壁天后宮」修復及再利用調查研究成果報告書》為撰寫依據,此調查報告完成於民國108年(2019)4月,果相建築事務所為研究單位。內容記錄為芹壁天后宮歷史背景、聚落環境、建築結構、修復工程等細節。 馬祖地形受制影響,能開墾的腹地不足,因此聚落建築多座落於濱海面的澳口,形成「一村一澳口」的特色。東北季風因素使聚落選址多為南向坡面的澳口,不過北向聚落有較佳的漁場優勢,如北竿芹壁村與南竿復興村為少數面北聚落。 芹壁聚落的開發,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時期,此地多作為中國大陸沿海漁民海上停泊休憩之地。清朝嘉慶、道光年間之後,隨著政局不安,人民生計困苦,原居於中國沿海的羅源、連江、長樂等地的同村或具有血緣的居民漸漸向外拓展據點,在川石島、瑯崎島、目嶼島、粗盧島、馬祖列島上定居,形成了具血緣關係的村落,例如福建省長樂縣鶴上鄉的「玉溪陳氏」家族以從事海上漁業捕撈為生,至清末民初之際,便攜家帶眷定居於芹壁村落。

讀者共筆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