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鐵板村的打魚活動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分類: 南竿

依據2008年《暨情馬祖──國立暨南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暑期田野工作報告》,1956年以前,南竿鐵板村(今仁愛村)的經濟型態以捕魚為主,從事務農的並不多。蝦皮與帶魚是鐵板村重要的漁產,漁獲量很大,當時打魚賺的錢比公務員一個月幾百塊的薪水還多,很多人因此致富。在漁業社會,船主不一定要出海,而是將船出租,再用抽成魚獲的方式來獲取報酬。就當地居民描述,假設一艘船上有五個人,船主下十張網,其中五張網的漁獲歸船主,另外五張則視情況來分配給五個人。 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後,大量的駐軍進駐鐵板,連江縣政府也設於此,使鐵板頓時成為馬祖的政治經濟中心。人口一多,市場就在靠近海邊的下街形成,漁獲通常能賣個好價格,外村的人都要來這裡賣菜,像是津沙、馬港、珠螺、四維、清水等,所以人群都聚集在了鐵板這裡。

讀者共筆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