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竿橋仔境澳囝白馬大王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分類: 神明故事

清末民初〈梅花漁民出山詩〉,流傳於長樂梅花,其中一段述及橋仔廟宇概況,詩說:「橋仔澳地值千金,大澳帝爺元帥廟,澳仔玄帝大王宮。」此處所指的澳仔(澳囝)玄帝應就是玄天上帝廟;而同在澳囝附近的大王宮,應就是指現今白馬大王廟。在馬祖,白馬尊王廟是數量最多的廟宇,來源卻相當分歧:第一類為源於福州鱔溪白馬孚佑王廟,史冊上稱號「白馬三郎」,廟號「孚佑王」,如南竿山隴及北竿中澳口。第二類祭祀唐末五代十國的閩王王審知,史書上也號「白馬三郎」,廟號卻為「忠懿王」,如莒光福正。第三類為地區自古即有的村境大王,後來改以白馬王名號,如南竿福澳或各廟協祀的白馬尊王,北竿橋仔的白馬大王(澳囝大王)亦屬此類,雖神格不高,但深受當地居民崇祀,香火也相當鼎盛。 白馬大王廟位於橋仔村澳仔前,村中耆老相信,白馬大王廟源自福州晉安區鼓山鱔溪「白馬孚佑王」祖廟。清朝末年,長樂人來橋仔搭寮掛網,追捕魚汛,將白馬大王的神靈請出,以保祐出水平安、過洋順利。「白馬大王」又稱「澳仔大王」,神龕前有一尊古老的石製香爐,銘刻「道光乙巳年,周道振喜捨」,可知遠在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即已建有白馬大王廟。唯此尊香爐是由大陸帶到橋仔村,還是信士周振南先生託人在大陸打製,再攜回橋仔供奉,已不可考。白馬大王廟原來只是一座比桌子大不了多少的小廟,接近澳口,漁民出海,都要燒香祭拜,且將香火請至船上,以保祐出海平安,漁利大獲。1974年,附近漁戶深覺白馬大王護祐漁民勞苦功高,希望建擴建小廟,榮耀神靈。由於當時曹百達先生負責橋仔與高登島之間的渡船接駁,與軍方關係良好。遂由村民發動募捐,集資購買水泥、鋼筋等建材,並委情曹百達先生商量軍方協助,派官兵支援興建。 村中傳說,澳仔白馬大王殿前海灘處有塊礁岩,實為白馬大王案前專用玉璽。某次海灘整建工程,施工單位不察,欲將此礁岩挖起移走,沙灘剷平;工程進行一半,停在堤岸無人駕駛之施工怪手,竟然自行跌落海中,施工人員大驚,立即燒香大王殿前祭拜,從此不敢移動此塊礁岩。1970年代的橋仔村,堤防與海岸道路尚未興建,砂石運輸極不方便,當時也無海砂屋的觀念,所有砂石、預拌水泥,皆採自海邊,屋成之後,內外牆經常發生油漆剝落、水泥崩裂的情況。1990年代起,又經幾次整建,從大陸訂製菩薩金身,神龕木構,除主祀神「白馬大王」之外,另行迎入「龍蝦將軍」與「福德正神」兩側旁祀,而有今日之規模。廟楹聯云:「白馬顯威通漁如意,大王靈應合境平安。」

讀者共筆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