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禳祭儀式前置作業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分類: 祭儀活動

在進行王船出海祭祀儀式的村落和島上,民眾都要兩週以上時間的齋戒吃素,來保持儀式前的虔敬和戒慎,以淨化心中的雜念,使祭典能順利完成。整場祭祀的祭品配置,以豬公、全雞、全魚與熟蛋(又稱太平)為代表,措配其他供品,經半生熟烹煮的處理,場面謹慎莊重,表達禮敬之心。以津沙村的醮禮為例,供桌被拼成長條狀,大致可分成十來桌,每桌備有雞肉角燕果蔬等半生菜餚,各桌以茶酒作分隔,大致和元宵「擺瞑」的供品擺設方式相似。桌後,接著一排長形板架,架上盛放著祭祀的齋包,緊接而延長,十分豐盛。 所用的香火大約維持一人一次三到五柱香;紙箔方面,庫寶(較大、 刷金,祭神用);箔(較小、刷銀,祭鬼用),黃錢(長型、全黃, 常作引香火、買路財用),都隨儀式的進行而採取運用。 表面上看來,這類中大醮典中,村莊裡廟宇的角色,只是提供一些禳祭的供桌、燭臺、鼓鈸、香爐等物品;事實上在建醮的祭師尚未到來之前,所有祭前的事宜,多由村中熟悉祭務的年長者向村廟主神擲筊求問,在儀式進行的方向,也有引導的作用;送出王船前,民眾也會在祭師帶進下,繞廟一周和隨同祈禱,表達敬禮和虔誠,由此可以發現村廟雖然完全不進入儀式的推演,卻仍具有輔導居民送船出海的功能。從《馬祖畫刊》第二期的圖片,供桌上祭祀王船的文告,布置如下:文告上放安放四個石子,下方三個和兩側各一個石子,兩側外圍各置上四杯酒,內容由紅布襯白紙,用毛筆寫成,朱墨批畫;紅布上用茶盎裝米,寫上「供奉 太平王船出海 祈求平安」,正文為「示告榜 太平船 請送出海 謹定於國曆十一月二日農曆十月初一 送託出海 是時各村請備香案祭品 虔誠禮拜 水路將軍 各境神聖 山神土地 一切神祇,特此通告週知謹聞是歲月丙寅年九月二十三日」,字行中除了顯現籌辦這一項儀典的莊重氣氛外,也表現人們在傳統信仰觀下的自然界「泛靈崇拜」,以及對冥冥不可預知的場域,產生的敬畏與撫慰。 圖像取自《馬祖畫刊》第二期(司令官兼戰地政務委員會主委,1987)一書。

讀者共筆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