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引-中柱堤及其周邊營區

撰寫者: 逢甲大學城鄉發展研究中心

分類: 戰地景觀

座標: E 120.484057 N 26.370357 地圖

中柱島位在東、西引之間,俗稱「中流」、「過山囝」,昔日漲潮時成為孤立海中小島,退潮時則與東引相連。國軍進駐後,中柱島上一塊原名「七爺」的石頭,駐軍以其狀似「老太婆」,後來經過轉音而雅稱「老潭泊」,這塊石頭就是現今的「中流砥柱」,於是「中流」便改稱為「中柱島」,並稱南澳深水港為「中柱港」。
1975 年,防區部隊興建「介石橋」,連結東引本島與中柱島,完成連堤工程,東、西引兩島連成一島。後於2013 年整建更名為中柱橋。
東西引連堤中柱堤及建港工程則於1988-1989年完工。
東西引連堤未完成時,中柱島與西引間,寬約200 公尺水道,民眾稱之為「門中」。昔日漁船泊憩南澳,如遇轉風,就從門中駛往北澳下錨。
中柱島至忠誠門間,另有先總統蔣中正手書「其介如石」及「梅臺」、「固若金湯」、「中柱堤」等勒石。其中,其介如石節自經傳的註解就是,「上交不諂,下交不瀆:不改其操介如石焉」,指操守堅貞如石, 堅定不拔。(摘自2021年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持之《馬祖戰地文化景觀保存維護發展策略及推動計畫》)。

讀者共筆回饋